Authored on
Changed
5月对美直接出口锐减43%,整体出口增长4.8% 因经由越南、东盟、印度的再出口增加 美国在与越南的贸易谈判中瞄准中国,对转口产品征收双倍关税

在中国对美出口大幅下滑的同时,对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和欧盟的出口显著增加,特别是经由越南和印度尼西亚的间接出口规模创下历史新高。中国减少对美直接出口,通过第三国再出口及扩大对欧洲和新兴国家市场的出口路径,促成出口多元化。这一趋势显示出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正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贸易模式。
中国对东盟贸易区的出口量增长15%
据英国《金融时报》(FT)6日报道(以下为当地时间),援引美国商务部和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称,中国今年5月对美出口额同比下降43%,以商品价值计约为150亿美元。但同期中国整体出口增长4.8%。
分析认为,这是由于对东盟贸易区的出口增长15%、对欧盟出口增长12%,填补了对美出口减少的缺口。对此,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首席亚洲经济学家马克·威廉姆斯(Mark Williams)表示:“这组数据展现了令人惊讶的模式。”
实际上,经由越南和印度尼西亚的中国转口出口最近大幅增加。根据凯投宏观的调查,仅在5月一个月,经由越南的中国出口商品达34亿美元,同比增长30%。通过印度尼西亚的间接贸易也达到8亿美元,同比增长25%。根据中国的数据,印刷电路、智能手机零部件、平板显示模块等电子组件对越南出口同比增长54%,即增加26亿美元。

美政府对越南转口商品征收40%关税
对此,特朗普政府在与越南的贸易谈判中开始对中国产转口产品征收高额关税,以阻止间接出口。特朗普总统于2日在社交媒体“Truth Social”上宣布已与越南达成贸易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关税从原来的46%大幅下调至20%,对转口产品则征收40%关税。其目的是彻底切断中国的“产地洗白”行为。美国一直以来主张,中国为规避关税,通过越南等东南亚国家进行出口。
虽然具体协议内容尚未公布,但据美国政治专业媒体《Politico》披露的一份谈判草案称:“最终协议将在未来几周内敲定,并将显著降低对越南出口产品的关税。”草案中提到,关税削减将适用于越南的鞋类、农产品、玩具等多种商品,但未提及最终关税水平。
《Politico》还指出,越南将制定有利的原产地规则,以减少中国商品的转口,并解决包括知识产权(IP)在内的非关税壁垒问题。同时,越南还承诺给予美国禽类、猪肉、牛肉、农产品、特定工业品的优先市场准入权。
转口条款成为变数,越南陷入两难
随着美国在对越南的贸易协议中以“转口商品征收40%关税”条款直指中国的间接出口,中国方面强烈反对。中国商务部于3日下午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美方的)相互关税是典型的单方面霸凌行为”,“我们强烈反对以降低关税为名,牺牲中国利益的协议。”并警告称:“中国将坚决采取应对措施,以捍卫正当权益。”中国外交部也表示支持。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指出:“各方应在平等的基础上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贸易分歧”,“谈判不应针对第三方利益,也不应造成第三方受损。”
与中国建立紧密经济联系的越南也面临转口商品被征收40%关税的巨大压力。在2018年特朗普政府第一任期期间,中美贸易战爆发后,中国为规避关税投资越南。许多家电产品由中国资本运营的越南工厂生产,从中国进口系统和零部件后出口到美国。但近期包括特朗普的“关税顾问”彼得·纳瓦罗(Peter Navarro)等前政府官员表示,将此类行为视为转口。
尚未明确转口商品的定义也构成问题。澳大利亚智库洛伊研究所(Lowy Institute)首席经济学家罗兰·拉贾(Roland Rajah)指出:“如果越南产品中仅含有少量中国成分就适用转口条款,那么问题将变得更加严重。”
中国一直警告各国政府,不要进行对本国不利的对美交易。中国商务部发言人何永琛于3日发表声明称:“我们欢迎各方通过平等协商解决与美国的经贸分歧,但坚决反对以牺牲中国利益为代价达成协议。”并强调:“如出现上述情况,中国将果断采取应对措施。”
此外,为了规避美国关税,中国也可能选择越南以外的其他邻国。国际政治经济分析机构经济学人智库(EIU)首席经济学家徐天辰指出:“更大的结构性问题在于,中国是世界最大制造国,美国是世界最大消费国”,“即使封锁了越南,其他国家仍会出现。这就像打地鼠游戏。”他还提到印度尼西亚和摩洛哥是潜在的替代国家。事实上,根据中国近期的贸易统计,除了越南之外,对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的出口也在大幅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