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 Home
  • Policy
  • 美参议院外交委员会批评“特朗普外交政策使盟友疏远,只增强中国影响力”
美参议院外交委员会批评“特朗普外交政策使盟友疏远,只增强中国影响力”
Picture

Member for

8 months 4 weeks
Real name
Nathan O’Leary
Bio
Nathan O’Leary is the backbone of The Economy’s editorial team, bringing a wealth of experience in financial and business journalism. A former Wall Street analyst turned investigative reporter, Nathan has a knack for breaking down complex economic trends into compelling narratives. With his meticulous eye for detail and relentless pursuit of accuracy, he ensures the publication maintains its credibility in an era of misinformation.

Changed

一方面要求盟友增加防卫开支,一方面征收关税,政策不一致
依据《芯片法》的补贴取消只对中国有利
频繁打压盟友,反而加深了中方的经济联系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 / 照片来源:白宫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其外交政策中高举“美国优先”口号,正为中国扩展外交影响力创造机会。批评指出,特朗普第二任期的多项政策正在疏远传统盟友,反而削弱了对抗中国的能力。此外,对俄乌战争的消极干预、试图退出国际组织以及削减对外援助,也正在从结构上破坏美国的外交信誉。

民主党议员发布《撤退的代价》报告

7月14日(当地时间),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的民主党议员在官网发布了题为《撤退的代价:美国将全球领导力让给中国》的少数党报告。该报告共91页,是由参议院外交委员会民主党高级成员珍妮·沙欣(Jeanne Shaheen)议员主导撰写,内容基于援助官员、专家和外国政府官员的访谈。

报告指出,中国已成为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战略挑战者,并对特朗普第二任期的过去六个月外交政策进行了评估,认为美国正在放弃遏制中国的多种手段。报告首先提到,《芯片法》引发的投资大多由韩国、台湾等近邻盟国企业进行,若废除该法案,将对中国更有利。

同时指出,特朗普政府大幅削减外交援助预算并试图废除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削弱了美国在对华竞争中可运用的资源。全球已有40多个国家把中国视为主要援助国,而中国每年在海外宣传和媒体控制方面投入数十亿美元。与之相反,特朗普政府却意图废除隶属全球媒体局(USAGM)的美国之音(VOA)和自由亚洲电台(RFA)等国家媒体机构。

报告还批评了特朗普试图退出世界卫生组织(WHO)等国际组织的举动,认为这是有害于国家利益的行为。同时指出,由于面向美国大学与留学生的各类限制政策,美国正在面临高素质人才流失的风险。沙欣议员指出:“特朗普总统一边攻击盟友、一边瓦解美国外交工具,甚至包容敌对国家,而中国却趁机扩大影响力、拓展关系并重塑全球秩序。”

美国总统特朗普于本月7日(当地时间)发布了一封公开信,声称“与韩国的贸易关系并不对等”。信中写道,自下月1日起,将对所有韩国产品征收25%的对等关税。/ 来源:特朗普总统的 Truth Social 账号

关税政策促使被针对国家加强合作

报告也批评了特朗普核心议题之一的“关税炸弹”。不仅给美国经济造成严重损害,也削弱了与盟友的关系。报告称,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正推动美国传统盟友转向与中国加强经济合作。报告举例,韩中日三国经济部长会议在中断5年后于今年3月重启。

特朗普近日宣布将对韩国和日本征收25%的互惠关税,此举反而促进了三国合作。报告还指出,关税政策实际上也妨碍了特朗普对印太盟友提出的“国防预算应达GDP 5%”的要求。韩国政府为了应对关税带来的经济负面影响,于今年4月追加了12.2万亿韩元的补充预算,相当于韩国2022年国防预算的20%左右。这显示出关税反而在削弱盟友增强国防的财政能力。

报告指出,这还不是关税的全部副作用。特朗普于7日向23个贸易伙伴国发出函件,拟定统一的关税税率,介于20%至50%之间。尤其对欧盟和墨西哥进口商品将征收30%的高税率,激起了对方强烈反应。

欧盟不仅另寻贸易路线,还提出建立取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新自由贸易体系,挑战以美国为中心的全球秩序。《纽约时报》报道称,欧盟内部甚至在构思一种排除美中两国的新贸易结构。欧盟还与加拿大、日本商讨共同应对关税问题,计划年内与印尼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并加强与CPTPP的合作。

与此同时,墨西哥与巴西也在推动深化双边经济合作,作为应对美方关税压力的策略。巴西总统卢拉已公开表达两国合作意愿。尽管两国历史上因拉美地区领导地位竞争及墨西哥对美依赖导致贸易往来不多,但此次关税危机似乎打开了新的合作契机。

俄乌战争承诺落空,特朗普领导力动摇

特朗普在竞选时曾宣称“第一天就能结束俄乌战争”,但六个月过去却毫无成果,对其领导力的质疑也随之上升。其在停火谈判中的反复无常,甚至表现出对乌克兰的压制和对欧洲盟国的冷落,令国际社会不安。他虽曾支持普京,但对方回应冷淡。双方曾宣布的能源设施和黑海部分停火协议也未能兑现。普京还拒绝特朗普提出的“30日全面停火”,仅宣布“30小时复活节停火”,让特朗普颜面尽失。

关于停战协议的推进也进展缓慢。5月,特朗普派遣特使维特科夫访俄谋求突破,但与普京会面后仍无实质成果,而俄罗斯则持续加大对乌攻击。特朗普因此敦促乌克兰放弃部分领土,并表示若拒绝,将撤出停火谈判。他称俄罗斯未完全占领乌克兰已是“让步”。

由于依旧未见成效,特朗普转而对俄罗斯施压。14日他在白宫与北约秘书长吕特会面时表示:“若50日内未达成停火协议,将征收高达100%的严厉‘二次关税’。”他还称曾对与普京谈判抱有期待,但“非常失望”。他表示:“每次与普京通完电话,乌克兰就遭到轰炸……重复三四次后,我开始觉得对话毫无意义。”

但外交专家指出,美国在对战争的基本立场上并未改变,“50天期限”对俄罗斯打击有限,反而可能为俄方争取时间扩大占领区后再进入谈判阶段。

对乌售武引发争议,德国反应强烈

特朗普宣布将扩大向乌克兰出售美制武器,也引发诸多批评。他称“将确保乌克兰能做其想做之事”,并承诺将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先进武器迅速部署到战场。但这次将分摊成本给欧洲盟友,而不再是无偿援助。此举显示出特朗普虽愿支援乌克兰,却仍不愿直接介入战争。

德国对此表示难堪。特朗普称德国拥有17套“爱国者”导弹系统,可迅速转交乌克兰。但德国国防部长皮斯托留斯指出,德国实际上只有12套系统,其中3套已援助乌克兰,2套租借给波兰,至少1套用于维修与训练。德国仅剩6套可用。他明确表示:“我们没有多余的爱国者系统可以再援助。”

Picture

Member for

8 months 4 weeks
Real name
Nathan O’Leary
Bio
Nathan O’Leary is the backbone of The Economy’s editorial team, bringing a wealth of experience in financial and business journalism. A former Wall Street analyst turned investigative reporter, Nathan has a knack for breaking down complex economic trends into compelling narratives. With his meticulous eye for detail and relentless pursuit of accuracy, he ensures the publication maintains its credibility in an era of mis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