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ed on
Changed
特朗普宣布对中国电子产品及零部件征收145%高额关税 苹果对中国依赖度超过80%,价格上涨等冲击在所难免 将印度和越南确定为生产基地,推动产能转移

在美国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政府宣布对中国电子产品及零部件征收145%高额关税的背景下,苹果公司正努力将其生产基地从中国转移到印度、越南等地,以减少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然而,业内人士指出,苹果与中国在过去20多年中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中国本地已经建立了高度发达的生产基础设施和密集的零部件供应链,因此,苹果要减少超过80%的对中国依赖度并完全转移生产基地,实际上几乎是不可能的。
中国是苹果最大的生产基地和第二大消费市场
据IT业界11日消息,特朗普政府强硬的对华关税政策使得对中国依赖度高的苹果供应链面临严重挑战。截至2024年,苹果公司包括iPhone在内的90%产品在中国生产。尽管近年来苹果试图将生产基地多元化,转向印度等地,今年这一比例略降至80%,但大部分零部件采购和组装仍在中国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特朗普政府如预告般对中国电子产品及零部件征收高达145%的高额关税,生产成本激增和供应链混乱将不可避免。
由于对华关税可能带来的冲击,专家们认为苹果与中国的供应链合作结构不仅仅是简单的合作关系,而是“战略性合作”关系。苹果在2000年代初期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当时中国正积极吸引海外资本和技术,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中国政府在土地、基础设施和人力等方面对苹果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得益于此,苹果在过去20年间向中国市场和生产基地投入了数千亿美元,成长为市值7.5万亿美元的全球最大上市公司。
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成为苹果最大的生产基地和第二大消费市场,苹果也在中国技术产业的创新和成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苹果不仅将生产外包给中国企业,还派遣工程师、设计师、管理人员等核心人才到中国,与中国企业共同设计和运营生产流程。据苹果公司称,截至2023年,仅在中国就直接雇佣了5万多名员工,其中包括1000多名研发人员。整个苹果生态系统在中国的就业人数达到500万人。
苹果与中国的合作关系也体现在首席执行官的言论中。2017年,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在接受《财富》杂志采访时强调,“中国已经不是低工资国家”,并指出苹果选择中国作为生产基地的原因不仅仅是为了降低成本。他还强调了中国在高端技术和庞大技术人才储备方面的优势。他表示,“苹果产品需要高端工具加工,而中国工程师在这方面非常出色”,强调了中国技术在实现产品精密加工方面的专业性。
苹果将先进技术引入中国,促使本地企业竞争
然而,苹果与中国紧密合作的背后也存在不便之处。中国是唯一一个能够以低价复制世界各国先进技术零部件的国家。尽管中国拥有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制度,但在执行力和实效性方面存在诸多限制,导致技术复制和逆向工程等非法行为频繁发生。实际上,苹果利用这种环境,将韩国、美国、日本等零部件和材料企业的技术引入后,将其“配方”泄露给中国、台湾、香港等合作伙伴,采用“多供应商”战略以降低零部件价格。
一位国内显示器企业的相关人士表示:“苹果通过与供应商的合同,掌握了产品制造过程的全部内容,包括工具、抛光处理等所有细节。”IT媒体《The Information》引用多位苹果员工的证言报道,“苹果多年来帮助中国显示器企业京东方(BOE)生产出与三星显示器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面板相当的高质量显示器”,并指出“通过这种方式,苹果迫使三星显示器降低了面板供应价格”。
然而,持续20年的紧密合作最终对苹果产生了反作用。近年来,苹果面临中国政府推动本国先进技术制造业发展的压力,以及与本地科技企业的激烈竞争。苹果帮助中国提升了电子制造能力,使得华为、小米、OPPO等企业能够利用苹果成熟的供应链。去年,苹果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第一位置被华为和vivo取代。由于内需疲软,中国消费者支出减少,加上ChatGPT在中国被禁止,导致希望使用人工智能功能的消费者认为苹果难以保持竞争力。

苹果在推进印度生产计划中遭遇中国政府的控制和阻碍
在特朗普政府的压力加剧、与中国的关系从“共生”转变为“竞争”的情况下,苹果将印度确定为新的生产基地,并正式推进生产转移计划。今年5月,首席执行官库克在投资者说明会上宣布,将把部分中国工厂设备转移到印度,并计划到2026年底,将中国的iPhone生产基地转移到印度,届时美国市场年供应量6000万部将全部由印度供应。他还提出了扩大美国投资的计划,表示“未来4年将在美国多个州投资5000亿美元”,表达了扩大本国就业和生产基础的意愿。
然而,将生产基地从中国完全转移到印度面临诸多困难。专家们认为,苹果在将iPhone生产基地从中国转移到印度的过程中,同时转移多个零部件供应链存在巨大的物理和结构性困难。一部iPhone包含数百个精密零部件,其中大部分在中国本地生产和采购,即使将组装工序转移到印度,关键零部件、设备和技术人员的供应链仍然根植于中国,因此一次性转移整个生产体系几乎是不可能的。
中国政府的强力控制和阻碍也加剧了困难。据外媒报道,苹果及其合作伙伴试图将iPhone新产品生产所需的关键设备和装置从中国转移到印度,但中国政府无明确理由地延迟或拒绝出货的情况接连发生。因此,设备出货所需时间从原来的2周延长至最长4个月,一些设备甚至在未得到解释的情况下被禁止出货。这是中国政府为防止先进制造技术和生产设备外流、保持产业优势而采取的措施,导致苹果在扩大印度生产计划方面遭遇严重障碍。
印度本地环境也成为扩大生产的障碍。印度长期存在熟练人力不足、质量管理问题、劳动法等制度和运营方面的限制。例如,印度塔塔集团的iPhone生产工厂中,当地工人的熟练度远低于中国,良品率仅为50%。此外,工厂设备操作系统为中文,印度工人在操作设备时遇到困难,且根据印度劳动法,每天工作时间限制为9小时,难以引入中国式的12小时两班制。